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佚名,2022-07-01,编辑:傅帆,浏览量: 次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一)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特别是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具备Web应用开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要达到的目标有:

1.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敬业爱岗,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2.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较好的人文知识,掌握一门外语。

3. 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胜任Web应用开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相关领域的管理、开发、销售、产品技术服务等岗位的工作。

4.具有良好的团队交流合作能力和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组织团队进行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二)培养要求

总体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接受软件开发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实践训练,具备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构建与管理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项目开发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知识结构:

1)公共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数理、英语、人文社科等基础知识,掌握一门外语。

2)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计算机程序设计理论与技术的相关知识。

3)专业知识:具有网络原理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web应用开发、计算机组成与微机接口、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相关知识。

4)能力素质知识:军事理论、军事训练、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类等知识。

2.能力结构:

1)人文素质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职业道德。

2)数理基础能力: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专业知识能力: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系统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应用与维护的能力,包括web应用开发能力、网络技术应用与安全防范能力、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

4)创新能力: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与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科学研究意识。

5)信息获取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6)管理与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同的能力。

7)可持续自我学习能力: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3.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和艰苦创业、勇于进取、敬业乐道的精神;热爱本专业,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2)专业素质: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接受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具有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和维护的能力。

3)人文素质: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准确表达思想的语言和书面优良交流沟通能力;具有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4)身心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技能,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标准,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三、毕业要求

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165学分(必修课程112学分,选修课程53学分),同时达到学校相应要求方能毕业。

四、授予学位要求

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性质

学分数

占总学分比例(%

理 论

实践(实验)

通识课程

必修

33

8.5

25.2

选修

9

0

5.5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22

1.5

14.2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26

6

19.4

专业方向课程

选修

25

15

24.2

独立实践教学

环节

必修

15

9.1

选修

4

2.4

总学分

必修

112

67.9%

合计

(学分)

165

100

选修

53

32.1%

理论

115

69.7%

合计

(学分)

165

100

实践(实验)

50

30.3%

六、课程设置表

(一)通识课程(必修: 41.5 学分,选修: 9 学分)

1.通识必修课程(必修: 41.5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理论学分

实践学分

理论

学时

实践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单位

备注

003AA4005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

48

/

4

马克思主义学院


003AAC001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

64

/

3

003AA3000A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

40

/

2

003AA6002A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

40

/

1

033AA40002

思想政治实践课

/

2

/

32

4


形势与政策

2


64


1-6

003AA8002A

大学英语I

3

/

64

/

1

外国语学院


003AA8003A

大学英语II

3

64

2

003AA8004A

大学英语III

3

64

3

003AA8005A

大学英语IV

3

64

4

003AA2003A

大学体育I


1


36

1

体育学院


003AA2004A

大学体育II


1


36

2

003AA2005A

大学体育III


1


36

3

003AA2006A

大学体育IV


1


36

4

003AA2007A

军事技能


2


不少于15

1

武装部


3015130023

军事理论

2


36


1

XCS2013011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I

0.5

0.5

12

8

1

招生就业处


XCS2013012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Ⅱ

0.5


18


6

003AA4003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2


1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003AA20039

劳动教育

1


6

30

校团委和各学院


003AA20040

国家安全教育

1


16



保卫处


合计

41.5
















2.通识选修课程(至少选修:9学分,其中线下课程至少5学分)

类别

系列

学分

开课

学期

开课

单位

备注

人文社会与

科技素养课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史”系列

2

1-8

学校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列

2


自然科学与技术系列

2


美育系列

2


卫生健康(含艾滋病预防)系列

1


注: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新四史系列课程包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课程。

1.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讲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内容的延伸,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2)“四史”:包含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开课单位为历史与社会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求:至少选修1门课程。

2. 2.“美育系列”:开课单位为校团委和相关学院,美育教育教研室挂靠校团委。要求:至少修满2学分。

3.

(二)学科基础课程(必修: 23.5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理论学分

实践(实验)学分

总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必修

073BA80039

高等数学

Higher Mathematics

4

0

64

1

数学科学

学院


073BA80040

高等数学

Higher Mathematics

4

0

64

2


0101100403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3

0

48

3


083BA6003A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3

0

48

4



计算机导论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2

0.5

32+16

1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3

0

48

1



网页开发技术Foundations of Web Design

3

1

48+32

1

合计

22

1.5





(三)专业核心课程(必修:32 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理论学分

实践(实验)学分

总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1

C/C++ 程序设计

C /C++ Programming

4

1

64+32

2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2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atabase

3

0.5

48+16

2


3

计算机组成原理

Principles of Computer Composition

3

0.5

48+16

2


4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

3

0.5

48+16

3


5

数据结构

Data Structure

4

1

64+32

3


6

Web前端开发技术

Web Front-E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3

1

48+32

3

7

操作系统

Operating   System

3

0.5

48+16

4


8

算法设计与分析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3

1

48+32

4

合计

26

6





(四)专业方向课程(选修: 40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理论学分

实践(实验)学分

总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单位

备注

1. 共同选修系列


1

JAVA程序设计

JAVA Programming

3

1

48+32

3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2

Web后台技术

Web Back-End Technology

4

1

64+32

4

3

软件工程

Software   Engineering

3

0.5

48+16

5


4

编译原理

Principles of Compiler

3

0.5

48+16

5


5

人工智能导论

Introduc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3

1

48+32

5

6

工程数学选讲

Lectures on   Selected Topics in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4

0

64

6


2. Web开发与网络技术系列


1

Web前端框架技术

Web Front-End Frame Technology

2

1

32+32

5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2

计算机应用维护技术

Technology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3

0.5

48+16

5


3

Android移动开发技术

Mobil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Android

3

0.5

48+16

5

4

网络安全技术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3

0.5

48+16

5

5

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

Network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

1

32+32

5


6

计算机病毒检测与逆向分析技术

Computer   Virus Detection and Reverse analysis Technology

3

0.5

48+16

6

7

J2EE开发技术

J2E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3

1

48+32

6


8

Web开发新技术

Web Development   New Technology

2

0

32

6

9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2

1

32+32

6

10

区块链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2

1

32+32

6

3.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系列

1

机器学习

Machine   Learning

3

0.5

48+16

4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2

机器人视觉感知技术

Robot   visual perception technology

3

0.5

48+16

5

3

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

Data   Min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3

0.5

48+16

5

4

模式识别

Pattern   Recognition

3

0.5

48+16

5

5

深度学习

Deep   Learning

2

1

32+32

6

6

大数据可视化技术

Big   data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2

1

32+32

6

7

开源大数据分析

Open Source   Big Data Analysis

2

1

32+32

6

8

云计算与应用

Cloud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

3

0.5

48+16

6

9

自然语言处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3

0.5

48+16

6

10

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技术讲座

Lectures   on Advanced Technology of AI and BigData

2

0

32

6









专业方向课程中的若干课程系列课程的学分可以互认,可以单选一个系列的课程,也可从不同系列的课程中进行组合选修。

(五)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必修:15 学分;选修: 4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1

毕业设计

Graduation Design

6

18

8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2

专业见习

Professional Apprentice

1

32

1-6


3

专业实习

Professional Practice

6

18

7


4

创新创业实践(选修)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2

/

1-8


5

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设计

Curriculum Design on

Web Front-E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0.5

1

3

6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Curriculum Design on

Computer Network

0.5

1

3

7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Curriculum Design on

Data Structure

0.5

1

3

8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

Curriculum Design on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0.5

1

4

9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选修)

Curriculum Design on

JAVA Programming

0.5

1

3

10

Web后台技术课程设计(选修)

Curriculum Design on

Web Back-End Technology

0.5

1

4

11

Web前端框架技术课程设计(选修))

Curriculum Design on Web Front-End Frame Technology

0.5

1

5

12

机器学习课程设计(选修)

Curriculum Design on Machine Learning

0.5

1

4

13

Android移动开发技术课程设计

(选修)

Curriculum Design on

Mobil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Android

0.5

1

5

14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选修)

Curriculum Design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0.5

1

5

15

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选修)

Curriculum Design on

Data   Min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0.5

1

5

16

深度学习课程设计(选修)

Curriculum Design on Deep Learning

0.5

1

6

17

J2EE开发技术课程设计(选修)

Curriculum Design on

J2E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0.5

1

6

18

区块链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选修)

Curriculum Design on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0.5

1

6

备注: “创新创业实践”环节,超出的学分可以等值冲抵2个选修课学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参照相关文件认定。

 

关闭


地 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 致用楼  
邮 编:401331     院 办: 023-65910275
教科办:023-65910270 学工办: 023-65910272

Copyright@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2010-2022 
网页设计:汪晓玲
技术支持:谭华山,E-Mail:65103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