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闪光言行”让党员“亮”起来
作者:zj,2011-11-02,编辑:佚名,浏览量: 次

   【背景】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浙江湖州市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推行“闪光言行考评”。活动中,全市有33046例基层党员的闪光言行,受到党组织点评肯定,累计评出“五星级党员”31236人次,评选市、县级“闪光言行之星”达1495例,有5例被评为省级“闪光言行之星”。

【本期嘉宾】

湖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高玲慧

湖州市长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邱见春

湖州市安吉县孝丰镇党委书记 何承明

问:“闪光言行考评”主要包括哪些环节?

高玲慧:“党员闪光言行考评”主要抓住6个环节:明确闪光言行内容,推行党员设岗定责;定期交流闪光言行,展示党员先进风采;现场公开分析点评,确认党员闪光言行;星级考评推优,表彰闪光言行和先进党员;及时登记闪光言行,建立党员鉴定档案;大力宣传闪光言行,发挥影响带动作用。

问:什么样的言行可以作为“闪光言行”?

高玲慧:凡能够凸现党员身份、体现党员先进性的言行,都可以是闪光言行。比如我们按照党员“五带头”的要求,明确了党员要在服从大局、服务群众、创业致富、扶困解难、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树立新风、弘扬正气等方面做出表率;同时,结合创先争优承诺、设岗定责,建立党员联事定责制度,对照闪光言行的内容范畴,设置党员服务岗位。

问:“闪光言行”怎样从基层被发掘出来?

何承明:以党支部为单位,基层党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闪光言行交流专题组织生活会,每位党员介绍自己一个季度以来,有哪些闪光言行,并发动全体党员相互启发,肯定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每季召开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上,根据党员自我介绍、相互交流的情况,当场分析点评,确认每个党员一段时间以来的闪光言行。

问:“闪光言行”如何激励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的?

邱见春:闪光言行考评倡导的是一种人人都有闪光点的理念,在考评中我们有“三个坚持”:坚持自我肯定与正面激励。通过定期让每个党员公开地“讲一讲、亮一亮、晒一晒、比一比”自己的闪光言行,形成了“闪光言行越多越光荣”的共识,变组织要我当先进为我要当先进;坚持个人承诺与组织激励。党组织定期点评党员闪光言行,有效促进了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比学习、比工作、比服务、比奉献;坚持星级考评与显性激励,采取星级考评机制和推选“闪光言行之星”,让党员能够经常性体现价值,也为相对落后的党员树立了标杆,强化了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问:考评活动执行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高玲慧:成效还是很明显的。比如,它抓住党员主体作用发挥这一根本,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经常性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再如,它抓住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这一关键,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而且,它还抓住党员教育管理这一重点,进一步找到了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动态性管理的有效方法。

何承明:基层党组织从不同领域实际出发,分类制定活动的具体办法,并结合“党员十分钟服务圈”、“党群联心服务卡”、“党员责任区”、“党员设岗定责”等载体一起推进,活动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了丰富平台,涌现出一批“亮眼”的党员,老百姓也从中受益。

在服务人民中创先争优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创先争优活动要想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在植根人民中汲取营养、在服务人民中体现价值,坚持做到心里真正装着人民、工作紧紧围绕人民、决策始终问计人民、评判切实依靠人民。

心里真正装着人民。心里真正装着人民,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础。如果党员干部心里没有人民,就不可能有服务人民的行动。做到心里真正装着人民,需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认真学习唯物史观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把对人民群众的敬佩之情、感恩之心转化为爱民之举。二是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中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历史、接受红色教育等,深刻认识到党的优良传统来之不易,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三是在向典型学习中积极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部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生动教材。党员干部要主动向典型学习,对照典型找差距,立足岗位做贡献,切实增强宗旨意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工作紧紧围绕人民。无论是推动科学发展,还是促进社会和谐,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这就决定了创先争优活动要紧紧围绕服务人民来展开,把活动的着力点放在解民忧、办实事上,努力使活动过程成为服务人民的过程,成为让人民群众满意、得实惠的过程。一是从群众最急需的事情做起。认真研究群众的需求,尤其要把握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优先做好诸如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尤其要针对部分困难群众,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组织有关单位和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形成帮建帮带关系,帮助困难群众学方法、理思路、找门路,解决其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二是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在活动中不断深入群众,广泛征求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的意见,并采取切实措施纠正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

决策始终问计人民。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要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在决策时就应多向群众学习、多向群众问计。一是善于在基层调研中掌握实情。基层调研是深入群众、科学决策的首要步骤。因为离基层越近,离老百姓就越近,离实情和真理就越近。当前,在基层调研中有一些不良倾向值得注意。比如,有的在调研时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有的在调研时只去条件好的地方或部门、不去条件差的地方或部门;有的只会讲大话、说空话,就是讲不出老百姓的话,无法与群众进行有效沟通。应努力改变这些不良倾向,使基层调研制度化、常态化,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进百家门、知千家事,掌握群众的所思所忧所盼。二是在虚心学习中增长本领。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认为自己学历高,扑不下身子、放不下架子向群众请教。事实上,学历并不等于能力,越是学历高就越需要深入实践,把知识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决策优势。广大党员干部应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请教,在扎根于群众的实践中增长智慧和才干。三是在广开言路中吸纳建议。“闭门造车”、“唱独角戏”不但难以作出科学决策,即使作出了决策也难以在群众中得到有效落实。党员干部在决策时要广开言路,充分利用各种形式与群众沟通,让群众畅所欲言,确保作出的决策人民满意、群众拥护。

评判切实依靠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评判最能反映工作的长短优劣。对于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办的实事、好事,应切实尊重和用好群众的评判权,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先进”和“优秀”。一是建立健全公开承诺制度。通过召开听证会、协商会等,把要办的实事、好事向群众说清楚、听取意见建议,并就保证廉洁自律、确保质量等方面进行公开承诺。二是建立健全践诺监督制度。组织群众通过实地调研、检查等方式,了解要办的实事、好事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偏。对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得力、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单位或个人,要严肃批评教育;对能力素质条件有限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强帮带指导。三是建立健全履诺评议制度。对于已经办理的实事、好事,要采取群众评议等方式组织“回头看”,听取群众意见。通过表彰先进、提醒一般、警示落后,激发广大党员干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热情。

谈成绩

成绩,通常是指在工作或学习中取得的成就或收获,是判断一个人或者一个单位在某一段时间内工作或学习成效的重要指标。上学时有考试来体现成绩,工作后有考核来衡量成绩,成绩好比一个指挥棒,引导人们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要取得好成绩,离不开努力与奋斗。恩格斯说过:“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奋斗的目标崇高而且远大。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靠每一位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干出成绩,一步步向理想中的目标靠拢。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在取得了一些成绩之后,或沾沾自喜,或满足现状,躺在功劳簿上睡觉;更有甚者,认为自己功劳大,拿点是应该的,从而坠入腐败的深渊。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一手把破落的地方小厂打造成创造利税近千亿元的大型烟草企业,成绩不可谓不大。然而,个人收入的巨大落差使他心理严重失衡,最后因贪污被判无期徒刑。可见,成绩观出现了偏差,因为已经取得的成绩而固步自封、居功自傲,反而毁了自己,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了损失与危害,毕竟功不抵过。

还有一种错误的成绩观,在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身上表现明显,集中体现为“政绩工程”。为了在短暂的任期内取得突出的成绩,不惜以牺牲当地环境资源、群众利益为代价,大兴土木、大拆大建,上马一些短期内拉动经济指标、长远看却对当地发展不利的项目,以标榜政绩、捞取政治资本。这种“成绩”看似辉煌,却掺进了个人的虚荣心和政治的功利性成分,甚至被一些人当成邀功升迁的“铺路石”。从长远看,这种做法违背了科学发展观,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更大的成绩是不利的,应当予以制止。

“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么大,我们仍然应该清醒地估计敌人的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当前,成绩的这个敌人有可能是“糖衣炮弹”,也有可能是我们自己的私心作祟、急功近利。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务必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态度,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认认真真地做事、踏踏实实地干事。

对共产党员来说,每个人作出的点滴成绩在历史的长河里也许微不足道,但好比精卫填海,最终必将汇聚成为改天换地的巨大能量。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尽己所能取得更多更大更好的成绩。

 

关闭


地 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 致用楼  
邮 编:401331     院 办: 023-65910275
教科办:023-65910270 学工办: 023-65910272

Copyright@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2010-2022 
网页设计:汪晓玲
技术支持:谭华山,E-Mail:6510388@qq.com